高校是科技創新的高地,高校有大量的科技創新,但是高校由于重科研而輕市場,這就導致了許多的科技成果無法直接的落地,無法把科技成果直接轉化成產品,也就是說無法把科技成果轉化成生產力,這就是為什么支持產學相結合產學研相結合。由于高校的創新和市場的銜接不是特別的順暢,這就要求有濟南國盾知識產權公司這樣的企業來負責對接。
加快發展技術轉移轉化服務。持續推進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,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需求,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模式、新路徑、新機制為導向,打造一批技術成果交易機構,提升技術轉移服務能力。培育一批通業務、精技術、懂市場、善經營、會管理、能創業的技術經紀人隊伍,構建技術經紀人才培育體系。2022年培育技術經紀人1000人。
加快推進駐濟高校、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產業化。以省市共建的山東省技術成果交易中心(濟南)為核心,以科技成果評估鑒定服務、掛牌交易服務、知識產權服務、科技金融服務、園區落地服務、技術經紀業態培育服務為支撐,打造濟南科技成果轉化“1+6+N”平臺,成為省級市場統領、區域聯動、線上線下互補、公益服務支撐、市場主體運營全鏈條式服務體系。2022年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400億元。
鼓勵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業開展技術轉移轉化活動。經認定登記的技術開發合同、技術轉讓合同,按照年度技術合同成交額不超過1.5‰給予補助,最高補助80萬元;經認定登記的技術咨詢合同、技術服務合同,按照年度技術合同成交額不超過1‰給予補助,最高補助50萬元。中小微企業購買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業科研成果或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,經技術合同認定登記后,按照年度技術合同成交額不超過3%給予補助,最高補助100萬元。對新增國家級技術轉移轉化服務機構、山東省技術轉移轉化示范機構,一次性分別給予100萬元、50萬元補助。